图文
-
解锁智慧人居新生活!设计新主场·全国首场
2023-10-25 17:35
-
江苏“五一”假期消费清单来了!文旅、餐饮
2023-03-04 13:08
-
第一届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总预选赛将在青
2021-10-12 13:52
继丰田合资比亚迪后,大众汽车也选择捆绑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日前,国轩高科向大众汽车投资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完成新增股份登记并正式上市,至此大众中国正式成为国轩高科控股股东对大众汽车来说,在华拓展电动化版图需要稳定的电池供应商,仅依靠宁德时代显然不够,另一家头部企业国轩高科便成为首选同时,目前新能源汽车仍处起步阶段,电池技术未形成统一标准,大众中国控股国轩高科更是为掌控电池技术并实现标准化,以掌控未来主导权
大股东易主
历经一年多,大众中国终于控股国轩高科。
根据消息显示,国轩高科向大众中国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3.84亿股,每股发行价为19.01元,募资总额达73.03亿元。百川盈孚数据显示,锂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截至8月底,电池级碳酸锂报价184万元/吨,相比月初8.9万元/吨,涨幅超过40%。
国轩高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建国轩电池年产16GWh高比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项目,年产3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同时,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大众中国投资持有国轩高科股份数量增至4.41亿股,持股比例增至26.47%,成为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不过,大众持股不持权,大众中国方面承诺,国轩高科实际控制人仍为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李缜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国轩高科的股权降至18.17%,为国轩高科第二大股东
国轩高科公告中还提到,至少在未来三年内,大众中国将放弃所拥有的部分国轩高科表决权,使得李缜及其一致行动人仍为持有上市公司第一大表决权的股东。
事实上,本次交易始于去年日前,国轩高科宣布引入大众中国作为战略投资者彼时,国轩高科方面在公告中提到,公司审议通过《关于公司符合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条件的议案》,大众中国将作为战略投资者通过两种方式对公司进行战略投资,一是将根据《股东协议》约定条款及条件,认购国轩高科向其定向发行的相当于此次发行前国轩高科已发行股份总数30%的股份,二是将根据《股份转让协议》约定的条款及条件,从珠海国轩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及李缜处合计受让国轩高科5646.76万股股份
这意味着,国轩高科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大众中国投资分两步实施,即大众中国投资受让股权,参与定增根据消息显示,大众中国投资受让股权价款为14.06亿元,认购定增款项为73.03亿元,合计达87.09亿元伴随着非公开发行股份已完成新增股份登记正式上市,大众中国正式成为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
业内人士认为:多一个选择,多一分安全目前大众汽车在华正大力推进电动化转型,储备2—3家供应商一方面能提高动力电池供应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降低采购成本
大众的谋算
满足电池供给的同时,控股国轩高科的背后也是大众汽车为未来发展铺路。
日前,大众汽车集团发布2030战略,其中引入标准化电芯成为关注焦点,而标准化电芯研发背后的推手便是国轩高科。毛利率,净利润双降与动力锂电池上游原材料成本提升以及电池整体价格下降关系密切。
在标准电芯上,大众汽车集团与国轩高科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显示,国轩高科与大众汽车集团将合作开发用于在德国萨尔茨吉特生产的三元标准电芯,进一步探讨合作开发磷酸铁锂电芯,并将在欧洲建设零碳排放工厂,后续将共同开发欧洲其他潜在生产基地加速实现标准电芯产业化此外,大众汽车集团还将携手国轩高科在萨尔茨吉特建立全新电池生产中心,涵盖电池技术中心,电芯测试实验室,电芯试点生产线及电池回收试验工厂,为2025年量产的电芯工厂打下基础
达成战略协议后,7月20日国轩高科与合肥高新区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高新区建设2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将专注大众汽车标准电芯的生产制造按照规划,大众汽车集团标准化电芯将在2023年正式量产并覆盖大众集团旗下80%的电动车型,其余20%的车型将应用独立的专用电池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大众汽车选择联手国轩高科也来自于成本压力为满足欧盟绿色协议,大众汽车集团电动化车辆占比需从30%升至60%这意味着,大众汽车集团需要更多的电池,同时为保证企业利润,控制电池成本也成为关键,而标准化电芯能有效降低成本,入门级电芯成本可降低50%,主流级电芯成本可降低30%
除降低成本,标准化电芯的研发更能决定未来市场主导权在谁手上目前,新能源汽车仍处起步阶段,电池技术未形成统一标准,同时电池规格及安全性方面也存在问题哪家车企推出的标准化电芯及电池包首先实现规模化将有可能成为行业标准重要参考数据之一,该车企也将掌握后期电池发展主导权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从规模成本效益和品质一致性角度考虑,将电池打造成如发动机一样的标准零部件并实现电池的智能化管理,将成为车企共同的技术路线,同时车企也并不希望宁德时代等供应商掌握主动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10-25 17:35
2023-03-04 13:08
2021-10-12 13:52
RSS订阅|网站地图| (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 )
企业家在线© 2012-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