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首页 商业 查看内容

自主新能源车企纷纷“出海”:哪车多,哪就是起跑线?

2022-10-18 14:47| 发布者: 杜玉梅| 查看: 58378| 评论: 0|来自: IT之家  阅读量:14830   

摘要:你感觉欧洲的大街小巷都在跑这些电动车吗。」 德国时间10月7日晚,蔚来汽车在NIOBerlin2022大会上宣布进军包括BBA大本营德国在内的欧洲四大市场到目前为止,新能源汽车品牌如XpengMotors,SAICMG...

你感觉欧洲的大街小巷都在跑这些电动车吗。」

德国时间10月7日晚,蔚来汽车在NIO Berlin 2022大会上宣布进军包括BBA大本营德国在内的欧洲四大市场到目前为止,新能源汽车品牌如Xpeng Motors,SAIC MG,比亚迪,雷克萨斯已经以不同的形式进入欧洲,与许多欧美品牌竞争

事实上,最近几年来,中国品牌汽车的出口数量逐年增加其中,新能源汽车是自主品牌出海的主赛道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前8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34万辆,同比增长97.4%

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激增,尤其是自主品牌海海汽车产业发达的欧洲市场,往往备受大众关注这不仅代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预示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正在奔向欧美汽车强国的大本营

接着,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陆续出海是要开辟一片蓝海还是要鼓掌在这些出海战略的背后,乘着新能源大潮的自主汽车品牌能否在海外市场获得丰厚回报

01出海后你的战绩如何。

自主新能源汽车抢滩海外市场,我觉得有很多时候雷声大雨点小。

谈及出海这个话题,曾在国内某新能源汽车公司做宣传的徐颖表示,最近几年来,很多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进军海外市场,但真正的销量并不高,有些品牌的海外销量甚至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中国看似可观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很大一部分是由海外独资和合资企业在中国生产,产品返销海外市场据统计,仅2022年上半年,特斯拉中国在海外生产并返销的纯电动汽车就有约16万辆

根据媒协公布的数据,2022年前8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比接近一半,特斯拉中国占比接近一半其次是SAIC乘用车和东风易捷专用,分别占18%和11%左右

至于自主新能源车比亚迪和有沃尔沃背书的吉利,分别占4%和3%左右徐莹透露,相比比亚迪,吉利,SAIC乘用车早在2019年就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具有先发优势尤其是SAIC乘用车出海的主力是MG,MG作为曾经的英国跑车品牌,在欧洲市场仍有一定知名度,为品牌成功出海奠定了一定基础

至于易捷,它是东风,雷诺和日产的合资企业,主要出口雷诺电动汽车徐莹解释说,以此计算,今年前8个月,完全自主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数量只有几万辆

至于在出海宣传中更加高调的造车新势力,海外之路似乎也并不顺利根据Cleantechnica的数据,在小鹏下西洋的头两年,挪威仅售出1006辆汽车今年5月,媒体还爆料多名海外业务高管离职

据业内人士分析,欧洲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前10名中仍然看不到国产自主品牌的身影换句话说,自主品牌新能源车虽然出海了,但在欧洲消费者眼里还是小众品牌

正因如此,徐莹表示,目前已经做了调研,对欧洲汽车市场有一定洞察的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大多通过与海外地主即贸易代理商合作,出口销售产品,以降低自建4S店的成本和精力投入,目的是降低各种风险。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自主新能源汽车出海后有一定的海外销量,大部分车企和海外代理商都倾向于发挥其商业需求——批量压新车给出租车公司甚至租车公司。

大家的售前售后都靠海外代理,只有蔚来已经宣布在海外开直营店同时,徐莹强调,蔚来在欧洲四国高调出海,目前力推以租代售的订阅模式估计也是从消费习惯,利润等方面考虑,但前期投入成本高,风险大

不难看出,自主新能源汽车在出海的道路上难免会有一些水土不服既然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那么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为什么不把目光放在国内万亿级市场,去争夺出海呢

02打卡出海又是一次产品推广。

新能源汽车出海,车企可能更看重自己有什么,没有什么,而不是销量和利润。

目前,自主新能源汽车正在竞相出海在国内一家传统车企负责海外业务的Alan将其比喻为海外打卡——遵循成熟现成的出海模式和路线,出海的目的不仅仅是卖车

艾伦表示,在这里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挪威是几乎所有自主新能源汽车的首选目的地,无论是比亚迪,红旗等传统车企的代表,还是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

这是因为,相比其他欧洲国家,挪威的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更高,政策也更友好。

因此,挪威成为自主新能源汽车海外试水的第一站一旦在挪威站稳脚跟,它将在欧洲其他几个新能源汽车普及率较高的国家巡回演出,最终目标将是BBA大本营——德国

车在海外卖多卖少,赚不到钱都无所谓进入欧洲,尤其是德国市场是最关键的阿兰坦言,之所以自主新能源车企的出海宣传非常高调,是因为最终目的是做好国内市场

在他看来,自主品牌通过进入海外市场,尤其是德国市场,可以传递一个信息,国内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质量,得到了海外消费者和汽车行业强大市场的充分认可,可以提振用户选择品牌和购买产品的信心。

当然,也有车企在重拳出击欧洲市场后,选择进军日本市场,但道理是一样的日本和德国一样,也是传统汽车工业大国,也是‘二野’之乡车企的产品得到了日本市场的肯定,这也能增强当地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根据乘联会最近公布的数据,在出口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国家中,泰国,印度,孟加拉等地,规模占比并不低但鲜有车企在上述地区大力宣传其出海的消息,原因不得而知

至于自主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的定价往往比国内高很多,也往往是车企宣传的重点艾伦解释说,车企通过代理商进入海外,除非亏本销售,否则其定价必然高于国内市场

国内生产,海运出口到国外,运输费,仓储费,代理利润,都是成本,所以卖给国外消费者的价格高是自然的天津港的进口车也很贵企业要降低成本,只能在海外建厂或者在当地合资

他认为,国内车企高成本,高定价出海是正常的市场规律,但在一些车企的宣传中,却成了宣传的重点,目的是加强产品宣传。

事实上,对于近几年才刚刚进入海外市场的自主品牌来说,要得到当地消费者的认可,肯定还需要一段时间。

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深谙此道的车企自然将出海视为营销的一种方式,提振了国内用户的信心不过类似的方法也显得有些不自信

「03」自主品牌如何先「建立信任」。

其实对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出海这个话题,业内还有另外一种观点:国内市场太卷了,车企不得不出海,拓宽市场边界,寻找新的增量机会。

可是,市场真的是这样吗。

华宝证券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今年9月,欧洲七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回暖,累计销量19.99万辆,同比增长10.1%,较8月销量增长56.9%,整体渗透率24.4%。

而同期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情况更是火爆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61.1万辆,同比增长82.9%,渗透率首次突破30%,达到31.8%

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单月的销量相当于7个欧洲国家3个月的总销量,渗透率早已领先海外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的每千人汽车拥有量数据仍明显低于欧美日韩与海外地区相比,国内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国内汽车消费的巨大规模,造就了许多立足国内市场,却能创下全球销量纪录的新能源品牌和车型可惜的是,本该是鼓励自主品牌巩固用户消费体验的销售记录,最后只成了一些车企营销的噱头

中国享有巨大的人口红利和市场红利,一些企业在国内寸步难行,出海更是雪上加霜某媒体人士汽车表示,对自主新能源车企的出海策略非常反感虽然能提振消费者信心,但本质上是企业不自信的表现

事实上,包括BBA在内,欧洲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并不理想而曾经称霸国内燃油车市场的日系品牌,在新能源的进程中也显得非常落伍

另一方面,很多自主汽车品牌已经不是吴夏萌了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国内自主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实力已经足以与海外车企抗衡,甚至可以实现变道超车

难怪有业内人士指出,面对国内万亿级的新能源汽车赛道,自主品牌要做的不仅仅是在营销噱头上下大功夫在产品体验和售后服务方面应该是完美的

但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自主品牌的售后服务体系正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一边是出海争夺BBA的宣传,一边是国内服务跟不上,消费者不断抱怨这种做法简直是本末倒置一位行业人士强调,要想让更多国内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充满信心,车企自身首先要建立信任

真正的自信,其实不需要宣传自己在海外市场怎么样,用所谓的数据去证明什么只有立足,才有放眼全球的机会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至:
| 收藏

相关

  • 嘉宏教育中期收益3.86亿元,同比增长21%
  • 嘉鸿教育公布中期业绩,报告期内营收3.86亿元,同比增长21%,期内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29%。 期间销售成本为1.3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6亿元略有增长毛利同比增长30%至2.49亿元 费用方面,销售及配...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2-10-18 13:40  
  • 国产新冠治疗药物取得新进展
  • 日前,记者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组获悉,我国积极推动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的研发除批准的中和抗体,化学药物和中药外,其他许多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疗效,科技创新有效帮助了疫情防控工作 2021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2-10-18 12:26  
  • 京东物流前CEO加盟协鑫能科负责移动能源业务
  • 8月31日晚间,GCL能科宣布,王振辉正式加盟公司,出任GCL能科CEO,负责移动能源业务,直接向董事长汇报。 今年以来,GCL能科上市后首次融资37.65亿元CICCGCL碳中和产业投资基金首期不超过45亿元,45亿...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2-10-18 11:15  
  • 换手率普遍较低公募基金调仓放缓
  • 日前,2022年上半年公募基金业绩发布数据显示,偏股型公募基金调仓节奏明显放缓,持股换手率普遍较低有的基金经理以静制动坚守自己尴尬的仓位,有的基金经理选择大进大出调整仓位不同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的持股周转率差距较大从换股交...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2-10-18 09:02  
  • 趣睡科技上半年线上销售毛利率28.81%略有提升
  • 趣科技最近几天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亿元,同比下降19.60%,净利润2490.59万元,扣非净利润2291.48万元,同比下降9.72%值得一提的是,贡献70%营收的网络销售毛利率为28....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2-10-17 12:09  

企业家在线© 2012-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