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首页 商业 查看内容

国产显示芯片龙头集创北方上市:估值超300亿元,小米华为vivo参投

2022-07-04 13:00| 发布者: 宋元明清| 查看: 67884| 评论: 0|来自: IT之家  阅读量:18226   

摘要:日前,昨日下午,国内显示芯片龙头企业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板IPO受理。 创贝主营显示芯片,产品包括平板显示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LED显示驱动芯片,控制芯片等。 根据市场咨询公司Omdia2021年...

日前,昨日下午,国内显示芯片龙头企业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板IPO受理。

创贝主营显示芯片,产品包括平板显示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LED显示驱动芯片,控制芯片等。

根据市场咨询公司Omdia 2021年的统计数据,在智能手机液晶显示驱动芯片和智能手机液晶TDDI芯片的全球市场份额中,技创北方在中国大陆厂商中排名第一此外,2021年,吉创北方在显示面板电源管理芯片和LED显示驱动芯片的全球市场份额中排名中国大陆第一

2019年至2021年,吉创北方营收快速增长,营收分别为14.47亿元,23.8亿元和56.74亿元。

创贝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张金芳。

本次IPO,技创北方计划募集资金60亿元,用于显示触控,多媒体处理,有机发光二极管,小间距LED,大尺寸LCD,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多种显示及电源管理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其投资项目还包括集成电路测试中心的建设

设置北方的筹款情况。

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98%,去年营收56亿元。

报告期内,受显示器驱动市场规模增大,国产化替代趋势加快,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技创北方收入快速增长2019—2021年,各期营收分别为14.47亿元,23.8亿元,56.7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98.00%

净利润方面,伴随着营收的快速增长,吉创北方净利润扭亏为盈,各期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5327.9万元和9.32亿元。

设定2009—2021年华北地区营收和净利润的变化。

报告期内,冀创北方累计R&D投资15.45亿元从2019年到2021年,吉创北方的R&D投资也从2.89亿元增加到8.93亿元2019年至2021年,其R&D投资分别占营业收入的19.98%,15.26%和15.73%

按照产品划分,吉创北方的营收可分为面板显示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LED显示驱动芯片和控制芯片,其他四大类。

其中,面板显示驱动芯片收入逐年增长,2021年该业务收入已超过51.4%相比之下,2019年占营收52%的LED显示屏驱动芯片,2021年营收占比已降至30%以下

2009—2021年创贝各项业务收入占比变化

济北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直销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包括BOE,华星光电,利亚德等国内头显制造商,以及邢俊光电,同心创达等经销商

定下2009—2021年华北前五大客户。

创贝的业务模式为无晶圆厂,主要采购项目为晶圆和封装测试服务。

2019—2021年,吉创北方的主要晶圆供应商为世界先进,晶和季承,UMC等其主要封装测试供应商有通富微电子,南茂科技等

设定2009—2021年华北地区前五大供应商。

打入前五大细分市场,R&D人员占比超60%

从全球显示驱动芯片来看,韩国和台湾省公司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具体来说,现在吉创北方的面板显示驱动芯片市场占营收的50%以上,主要分为大尺寸面板显示驱动芯片和小尺寸LCD面板显示驱动芯片。

根据市场咨询公司Omdia的数据,2021年全球大尺寸面板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是台湾省永琏科技,韩国LX Semicon,台湾省齐静光电,韩国三星和台湾省天宇科技,均为来自台湾省和韩国的企业。

其中,冀创北方在全球排名第八,在中国大陆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4.5%。

大尺寸平板显示器驱动芯片的全球市场份额

小型液晶面板显示驱动芯片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可分为智能手机液晶显示驱动芯片和智能手机液晶TDDI芯片2021年,吉创北方在两个市场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是两个市场中唯一进入全球前五的中国大陆芯片公司

此外,2021年,吉创北方在全球显示面板电源管理芯片和LED显示驱动芯片领域成为中国大陆第一。

智能手机LCD显示驱动芯片的全球市场份额

中国台湾省显示芯片头部企业普遍成立较早,如永琏科技,力奇科技,睿鼎科技,分别成立于1997年,1998年,2003年吉创的北方业务起步较晚,在显示技术水平,高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积累上有一定差距

此外,集创北方采用的无晶圆厂模式导致其芯片生产自主性相对较低,生产和销售受上游产能影响较大,产品质量也与上游供应商的品控能力密切相关。

与威尔,格科威,盛邦,艾薇电子,明微电子等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吉创北方产品毛利率略低招股书解释,一方面,吉创北方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产品应用领域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其部分产品出于维护客户关系的考虑,价格涨幅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设置华北地区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产品毛利率对比。

极创北方董事长兼总经理张金芳在2021年11月的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年会上指出了极创北方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他说,在芯荒的大潮下,由于本土晶圆厂缺乏40nm,28nm的高压特性技术,吉创北方与全球几乎所有晶圆厂都有合作这导致吉创北方在产品迁移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经验,影响了自身的营收能力这也是国内众多显示芯片企业的缩影

在小尺寸液晶显示面板芯片领域,吉创北方与合肥晶圆代工厂进行了联合,增加了该领域的市场份额他也希望与代工和封装测试企业有进一步的合作

2020—2021年各种显示驱动芯片的OEM份额

专利方面,集创北方拥有海外专利423项,国内专利365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36项,软件著作权10项。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吉创北方员工955人,其中R&D人员578人,占比60.52%,R&D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的有376人,占R&D人员的65.05%。

北方核心技术人员7人,分别是首席技术官,Ledbu负责人耿俊成,MD bu负责人高,BU负责人韩,LD BU负责人简,ADT BU负责人,有机发光二极管BU负责人刘洪辉。

首席技术官卓立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学位2004年至2011年,先后担任英特尔产品有限公司工程师,北京朗博芯微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设计经理,英特尔格灵芯片有限公司设计经理,2012年,卓立加入吉创股份,2015年出任吉创北方总监

之后在北京腾翔叶巍科技有限公司,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工作,2018年7月,卓立回到吉创北方,担任R&D助理副总裁,副总经理,2021年10月起任吉创北方首席技术官。

小米vivo参与投资,其创始人张金芳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冀北创始人张金芳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

2008年9月,当时还是研究生的张金芳在北京中关村一间40平米的办公室里创立了极创北方。

创贝董事长兼总经理张金芳

如今,集创北方已完成7轮融资,最新一轮E轮融资完成于去年12月,融资规模超过65亿元,公司估值超过300亿元。

张金芳直接持有济创北方17.79%的股份,通过永昌玉环,永昌玉环,金瑞袁波分别控制6.57%,3.98%,0.56%的表决权,合计控制28.90%的股份他是吉创北方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此外,小米长江,vivo,华为哈勃,TCL,SK海力士,北京唐毅等产业巨头都在冀创北方投资。

建立华北资本存量

结论:BOE等下游玩家被迫展示芯片产业发展或密集进入科创板。

创贝作为国产显示芯片的龙头,如果IPO获批,将为其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驱动芯片的产品迭代和技术研发提供更多资金帮助,提升国产显示芯片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目前,BOE等国内显示面板厂商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上游显示芯片产业的发展,这也要求国内显示芯片企业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此前,新象威等显示芯片商的IPO也已受理预计未来这些国产显示芯片玩家将出现在科技创新板,为下游国产显示面板和终端设备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至:
| 收藏

相关

  • ETF今日正式“入编”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开启新征程
  • 日前,ETF正式启动进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深港通,港股通分别有53只,30只,4只ETF产品 将ETF纳入互联互通,拓展两地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融合内地和香港市场,将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2-07-04 12:29  
  • 2022杭州独角兽榜单出炉,这个园区独占六席
  • 不久前,第六届万物生长大会在杭召开,会上发布了“2022杭州市独角兽(准独角兽)榜单”和中国未来独角兽榜单。榜单中,杭州拥有独角兽企业39家,准独角兽企业317家。细看这份榜单,拱墅区科技工业园区成绩亮眼。其中,位于园区...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2-07-04 09:43  
  • 新股提示:盛帮股份、超卓航科、德明利今日申购
  • 您今天就可以购买盛邦股份,卓超航科和李德明: 盛邦本次发行股份总数约1287万股,网上发行约367万股,市盈率37.99倍,申购代码301233,申购价格41.52元,单个账户最高申购上限0.35万股, 卓超航空分公...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2-07-03 22:14  
  • 医药健康行业2022中期策略:看好政策免疫的硬科技和高端消费领域
  • 成为上游政策免疫的最后堡垒集中采购涉及的医药领域已涵盖仿制药,高值耗材,生物制品,中成药等领域创新药也面临医保谈判议价压力,中游制药商和设备商普遍利润承压此外,辅助用药,药占比,零加成等政策不断挤压下游医疗终端的水分 ...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2-07-03 19:55  

企业家在线© 2012-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