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首页 商业 查看内容

从源头管控保险业风险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022-01-23 21:49| 发布者: 叶子琪| 查看: 87597| 评论: 0|来自: 中国网  阅读量:16513   

摘要: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全面实施,这标志着从2017年9月开始的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顺利完成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与银行业资本监管制度相类似,都是通过对金融机构资本充足性的要求和管理,来降低金融机构风...

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全面实施,这标志着从2017年9月开始的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顺利完成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与银行业资本监管制度相类似,都是通过对金融机构资本充足性的要求和管理,来降低金融机构风险发生概率,进而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从源头管控保险业风险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从监管思路上看,规则Ⅱ着重加强了风险防控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经过多轮模拟测算,规则Ⅱ实施的短期内,大部分保险公司,特别是中小保险公司会面临较大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压力事实上,从2021年开始,就已经有保险公司通过发债,引入战略投资者募集资本金,同时主动降低资产或保险业务风险来满足监管规则的要求从长远来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区分度伴随着规则Ⅱ的实施将有所增加,也将引导保险公司更审慎地进行资本规划和精细化管理,提升资本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规则Ⅱ鼓励保险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对政策性保险,科技保险,节能减排相关的金融产品给予政策支持例如,偿二代二期对专业科技保险公司的保险风险最低资本要求给予折扣,鼓励保险业更好地支持,促进,服务科技发展此外,偿二代二期对农业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设置了调控性特征因子,降低其资本要求,从而鼓励保险业更好地支持农业和出口等实体经济部门

将规则Ⅱ置于跨国比较评估的框架之下,监管体系需要关注以下问题例如,风险资本能否准确反映各个机构的风险大小,资本要求对风险是否足够敏感,是否足够关注系统性风险防控,是否足够关注金融集团层面的风险等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个好的监管体系,固然有其共性的方面,但同时也必须适应各自市场的成熟程度和市场结构,不能超越市场发展阶段而盲目采用过于复杂的,监管成本过高的方法

与欧美的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相比,2016年开始建设实施的偿二代在适应市场和可操作性方面具有明显改善,在本次二期工程建设中,相关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比如,在负债端,针对国内市场重疾风险显著上升的情况,增设了重疾恶化因子,引导保险公司理性发展重疾业务,管控长期风险此外,偿二代二期工程着重完善了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求的评估规则和程序,提升保险公司自我风险管理能力,变要我管控风险为我要管控风险从长远看,经过规则Ⅱ完善后的SARMRA评估体系,将有效提升规则Ⅱ在机构自主风险管理激励方面的整体表现,从源头上管控好保险业风险

谭宁说,中国保险业经历了40年的恢复和快速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就。近两年来,受宏观经济形态,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保险业增长面临压力。但从长远来看,仍有向上发展的空间。保险业需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关注民生,推动保险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也需要面对诸多挑战。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至:
| 收藏

相关

  • 即饮咖啡领域COSTA已实现迅猛增长的好势头
  • ,日前,若羽臣与COSTA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在电商渠道拓展,数字营销及消费者运营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咖啡电商合作新格局。 根据合作协议,若羽臣将围绕店铺运营,营销推广,消费者运营等方面,为C...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2-01-23 21:31  
  • 预计2025年中国风电机舱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8亿元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财联社讯,风机大型化和海上风电的兴起,正在重塑风电产业链财联社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上游风机机舱罩3兆瓦产品降价压力较大,部分中小产能退...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2-01-23 20:52  
  • 隔空科技曾完成多轮融资天线及系统等领域的关键技术
  • 企查查消息显示,隔空科技此前曾完成多轮融资。 隔空科技成立于2017年,先后在中国上海,宁波,广州和深圳设立了研发及销售服务中心目前公司拥有员工50余人,研发人员占比超过75%,核心团队多来自于国内外顶尖高校和一流...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2-01-23 19:43  
  • 长盈精密:2021年预亏4.9亿元-6.9亿元由盈转亏上年同期盈利6亿元
  • 每经AI快讯,长盈精密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亏损4.9亿元—6.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6亿元报告期内,主要客户战略产品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大,费用增加,新能源零组件布局及研发投入增加,主要客户重点产品处于量产爬坡期,良率...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2-01-23 18:54  

企业家在线© 2012-   X3.4